您好,欢迎来到芯化和云官网,下单前请与客服或商务沟通确定!
商品分类

亚洲化工迎来倒闭潮?

当日本关停20%乙烯产能、韩国砍掉370万吨产能,亚洲石化行业是否正在经历史上最冷寒冬?这场危机将如何影响从化工原料到日常用品的产业链?


亚洲化工迎来倒闭潮?

亚洲化工陷十面埋伏:关停潮下的生存博弈

“烯烃利润率要等到2030年才能转正。”标普专家的这句话,像一根针扎破了亚洲化工行业的信心气球。日本正在拆除三座大型乙烯装置,韩国计划砍掉相当于全国1/3的产能,这场席卷亚洲的关停潮背后,是整个行业的结构性危机。

利润消失的残酷现实

  • 烯烃利润率连续数年深陷负值区间
  • 400万吨裂解装置已经关停,100万吨濒临倒闭
  • 专家直言:至少需要关停20套以上装置才能平衡市场
  • 乙烯这个曾经的“化工之母”如今沦为亏损源头

原料采购的生死赌局
地缘政治叠加油价震荡,让亚洲化工厂的原料采购变成高空走钢丝:

  • 油价从100美元暴跌至70美元,石脑油成本剧烈波动
  • 生产商被迫在乙烷液化石油气之间艰难抉择
  • 原油制化学品(COTC) 项目试图通过一体化降本
  • 但雪佛龙高管警告:这类投资中短期难见回报

健康隐患悄然滋生
行业不景气时,安全环保往往最先被牺牲:

  • 老旧装置延迟检修,增加苯乙烯泄漏风险
  • 降本压力导致部分企业使用劣质丙烯腈原料
  • 关停过程中残留的氯乙烯处理不当可能污染土壤
亚洲化工迎来倒闭潮?

贸易地图重新绘制
过去五年全球石化贸易量暴跌35%,格局彻底洗牌:

  • 亚洲成为二甲苯等芳烃产品新霸主
  • 美国转向乙二醇与高端聚合物
  • 欧洲在关停多套装置后依赖进口补缺口
  • 中东凭借低价甲醇继续冲击市场

突围路径若隐若现

  • 日本聚焦高端聚碳酸酯和电子化学品
  • 韩国押注锂电池隔膜等新能源材料
  • 东南亚利用生物质生产聚乳酸可降解塑料

这场危机正在催生化工行业的新物种——那些能灵活切换原料、深耕细分领域、拥抱循环经济的企业,或将穿越寒冬。而当最后一台老旧裂解装置停止轰鸣,亚洲化工迎来的或许不是终结,而是一场迟来的重生。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433-0800

在线咨询:请点击表单留言咨询

邮件:service@xchem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