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芯化和云官网,下单前请与客服或商务沟通确定!
商品分类
氯化钾 KCl

氯化钾 KCl

中文名:氯化钾
外文名:Potassium chloride
化学式:KCl
分子量:74.551
CAS登录号:7447-40-7
EINECS登录号:231-211-8
熔 点:770 ℃
沸 点:1420 ℃
水溶性:342g/L (20 ºC)
密 度:1.98 g/cm³
外 观:白色结晶小颗粒粉末
闪 点:1500 ℃
价格:3000-5500元/吨

【注意】需要采购的或者有该化学品想找客户出售的,请先联系客服或底部留言。

 

价格¥3,000.00 ¥5,500.00
在农业生产的“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中,钾元素被誉为作物的“品质元素”,而氯化钾作为提供钾元素最主要、最经济的钾肥品种,占据全球钾肥消费总量的70%以上。这种天然矿物加工而成的农用化学品,不仅能增强作物抗逆性、提升产量与品质,还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加工等领域。本文将从化学本质到产业应用,全方位解码氯化钾的核心价值与应用逻辑。

一、氯化钾基础化学属性解析

氯化钾作为典型的卤化物盐类,其简单稳定的离子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其成为优质钾肥的基础。
  • 化学式与分子式:二者统一为KCl,由钾离子(K⁺)和氯离子(Cl⁻)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是最简单的钾盐之一。
  • 分子量:精确计算值为74.55,适中的分子量使其在土壤中具有良好的扩散性,便于作物根系吸收。
  • 结构式: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点阵,钾离子和氯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紧密的离子晶体结构,结构式可表示为K⁺Cl⁻。这种稳定的离子键结构使其在常温下不易分解,保证了肥料的储存稳定性。

二、中国近期氯化钾价格行情

氯化钾价格受国际钾矿资源、海运成本、国内供需及政策调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市场波动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根据2025年10月国内主流市场监测数据:
  • 农用级氯化钾: 60%晶体氯化钾:华东地区港口自提价为2450-2550元/吨,环比9月上涨1.2%,主要因俄罗斯钾肥出口关税调整及国内秋季用肥需求小幅释放;西北盐湖产地价约2300-2400元/吨,受运输成本影响低于港口价。
  • 57%粉状氯化钾:市场报价为2200-2300元/吨,主要用于复合肥生产原料,价格随晶体钾联动波动。
工业级氯化钾:99%含量工业级氯化钾报价为4800-5200元/吨,用于化工、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因纯度要求高,价格显著高于农用级。
进口氯化钾:俄罗斯白钾(62%含量)港口到岸价为2600-2700元/吨,加拿大红钾(60%含量)到岸价约2550-2650元/吨,进口价格受国际海运费用(当前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较上月上涨5%)影响较大。
市场展望:短期受国内冬小麦追肥备肥需求拉动,氯化钾价格或维持稳中有升;中长期随着国内盐湖提钾产能释放(如青海盐湖100万吨新项目投产)及国际钾矿供应宽松,预计2026年上半年价格将回落至2300-2400元/吨区间。

三、氯化钾的核心特性解析

1. 物理性质

氯化钾的物理性质与其离子晶体结构密切相关,对其加工、储存及田间施用具有直接影响:
  • 外观形态:纯净氯化钾为无色立方晶体,农用级因含少量杂质通常呈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晶体(如加拿大红钾因含氧化铁杂质呈红色);粉状产品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 密度与硬度:晶体密度为1.984g/cm³,堆积密度晶体状约1.1-1.2g/cm³,粉末状约0.8-0.9g/cm³;莫氏硬度为2.0-2.5,质地较软,易研磨。
  • 熔沸点特性:熔点为770℃,沸点为1420℃,高温下稳定,不易分解,适合与其他肥料混合造粒。
  • 溶解性:极易溶于水,20℃时溶解度为34.0g/100mL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增加(100℃时为56.7g/100mL);微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其水溶液呈中性,pH值约为7.0。
  • 吸湿性:吸湿性较弱,在相对湿度低于80%的环境下不易结块,便于储存和机械化施肥;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相对湿度>90%),表面会轻微吸潮溶解,干燥后易结块。

2. 化学性质

氯化钾作为稳定的离子化合物,化学性质相对惰性,但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典型的盐类反应特性:
  • 肥料特性:作为生理酸性肥料,施入土壤后,作物吸收钾离子(K⁺)的速率大于氯离子(Cl⁻),残留的氯离子会使土壤溶液酸度略有升高,但在中性或碱性土壤中影响较小;钾离子能被土壤胶体吸附,移动性中等,不易随雨水淋失,肥效持久。
  • 复分解反应:在水溶液中与其他盐类发生复分解反应,如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用于氯离子检测),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盐酸(工业制备硫酸钾的方法之一)。
  • 高温反应:高温下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与氧化镁混合熔融生成镁钾矿(K₂MgCl₄);电解熔融氯化钾可制备金属钾(工业上较少采用,因成本较高)。
  • 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氧化或还原;与强酸、强碱均不发生反应,便于与大多数氮磷肥料混合施用(但不宜与硫酸铵长期混合储存,易结块)。
  • 毒性与安全性:低毒物质,急性经口LD₅₀(大鼠)>2500mg/kg,对人畜安全;对鱼类低毒,对环境友好,符合农业绿色生产要求。

四、氯化钾产业链上下游结构

氯化钾产业链以钾矿资源开发为核心,上游依赖矿产资源,下游覆盖农业、化工、食品等多个领域,产业资源属性显著。

1. 上游产业:资源与开采设备

上游环节为氯化钾生产提供资源保障和开采加工设备,资源禀赋是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 核心资源:主要来源于钾盐矿,分为固体钾盐矿(如钾石盐矿、光卤石矿)和液体钾矿(盐湖卤水)。全球钾盐资源高度集中,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三国储量占比超70%;国内主要分布于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占国内储量80%)和新疆罗布泊地区。
  • 配套设备:固体钾矿开采需采矿机、破碎机、浮选设备等;盐湖卤水提钾需蒸发池、结晶器、脱水设备(如离心机、过滤机)、干燥机等,其中蒸发工艺的效率直接影响氯化钾的产量和成本。

2. 中游产业:生产与加工工艺

中游聚焦于氯化钾的开采、提纯及加工,形成农用级和工业级两大产品体系:
  • 主流生产工艺:分为盐湖卤水提钾和固体钾矿浮选法。盐湖卤水提钾通过日晒蒸发(利用干旱地区充足光照和低湿度)使卤水浓缩,钾盐结晶析出,再经洗涤、脱水、干燥得到粗钾,进一步提纯得到高纯度产品;固体钾矿浮选法是将钾矿破碎磨细后,加入浮选药剂(如胺类捕收剂),通过浮选分离出氯化钾精矿。
  • 产品加工:农用级氯化钾主要加工为晶体状和粉末状,部分用于生产复合肥、复混肥的原料;工业级氯化钾需进一步提纯(如重结晶法),使纯度达到99%以上,用于化工合成、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3. 下游产业:多领域应用市场

下游需求以农业为主,化工和食品领域为重要补充,具体分布:
  • 农业领域:占比85%,是最大应用领域,直接作为钾肥施用或作为复合肥原料。用于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果树、蔬菜等作物,提供钾元素,增强作物抗倒伏、抗病虫害能力,提升产量和品质。
  • 化工领域:占比10%,用于生产氢氧化钾(电解氯化钾水溶液)、硫酸钾(与硫酸反应)、硝酸钾(与硝酸钠复分解)等钾化合物,还用于制备钾肥添加剂、电镀液等。
  • 食品领域:占比3%,作为食品添加剂(GB 2760允许使用),用于低钠盐、矿物质水的钾元素补充,以及食品加工中的调味剂、稳定剂。
  • 其他领域:占比2%,包括医药领域(作为电解质补充剂)、纺织领域(用于染整工艺)、融雪剂(与氯化钠混合降低冰点)等。

五、氯化钾的化工应用范围

氯化钾的应用以农业为核心,同时在化工、食品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同领域对其纯度和形态要求差异显著:

1. 农业领域:核心钾肥应用

在农业生产中,氯化钾是提供钾元素的主力肥料,其应用效果与作物类型、土壤条件密切相关:
  • 大田作物应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通常在播种前作为基肥施用,用量为15-20kg/亩;或在拔节期作为追肥,用量10-15kg/亩,能显著提高籽粒饱满度和千粒重。水稻田施用时需注意浅水层,避免氯离子淋失。
  • 经济作物应用:棉花在现蕾期至花铃期施用,用量20-25kg/亩,可增强棉纤维强度;果树(苹果、柑橘)在果实膨大期施用,用量0.5-1kg/株,能提升果实含糖量和着色度;蔬菜(番茄、黄瓜)在结果期分次施用,每次5-8kg/亩,减少畸形果率。
  • 复合肥原料应用:作为氮磷钾复合肥的钾源,与尿素、磷酸一铵等混合造粒,生产不同配比的复合肥(如15-15-15通用型),满足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这类应用占农用氯化钾总量的60%以上。

2. 化工领域:钾化合物合成原料

氯化钾是化工领域制备钾系产品的基础原料,下游延伸出众多高附加值产品:
  • 氢氧化钾生产:通过电解饱和氯化钾水溶液(氯碱工艺),生成氢氧化钾、氯气和氢气,氢氧化钾用于生产肥皂、洗涤剂、碱性电池等,这是工业级氯化钾最大的化工应用,占比达化工领域用量的50%。
  • 硫酸钾生产:采用曼海姆法,将氯化钾与硫酸在高温(600-700℃)下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氯化氢气体,硫酸钾是忌氯作物(如烟草、葡萄)的专用钾肥,市场需求旺盛。
  • 其他钾盐制备: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用于火药、焰火),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钾(用于玻璃、陶瓷工业),这些钾盐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细分领域。

3. 食品与其他领域:功能性应用

  • 食品添加剂:作为低钠盐的主要成分(替代30%左右的氯化钠),降低钠摄入,预防高血压;用于矿物质饮料中补充钾离子,维持电解质平衡;在食品加工中用作稳定剂,如在乳制品中防止蛋白质沉淀。
  • 医药领域:作为口服补液盐的成分之一,用于治疗腹泻引起的电解质紊乱;在静脉注射液中作为电解质补充剂,调节体内钾离子浓度。
  • 融雪剂:与氯化钠按3:7比例混合制成环保融雪剂,冰点可达-20℃,融雪效率高且对路面和植被的腐蚀性低于纯氯化钠融雪剂,用于道路、机场的冬季除雪。

六、氯化钾主流生产工艺

氯化钾的生产工艺根据原料类型分为盐湖卤水提钾和固体钾矿加工两大类,不同工艺适应不同的资源禀赋:

1. 盐湖卤水提钾工艺:国内主流技术

该工艺以青海察尔汗盐湖等盐湖卤水为原料,依托干旱气候条件,成本较低,是国内氯化钾生产的主要方法:
  • 工艺原理:利用太阳能对盐湖卤水进行自然蒸发,通过控制蒸发过程中的温度和浓度,使卤水中的氯化钠、硫酸镁等杂质先结晶析出,得到富含氯化钾的光卤石(KCl·MgCl₂·6H₂O)混合盐,再通过加水分解、浮选分离得到氯化钾粗品。
  • 关键步骤卤水开采:通过盐田渠道将盐湖卤水引入蒸发池。
  • 日晒蒸发:分阶段蒸发,先析出氯化钠,再析出光卤石。
  • 分解浮选:光卤石加水分解,加入浮选药剂(如十八胺),浮选分离出氯化钾泡沫产品。
  • 脱水干燥:浮选精矿经离心脱水、流化床干燥(温度120-150℃),得到氯化钾含量≥95%的产品。
  • 工艺特点:能耗低(依赖太阳能)、成本低、环保性好;但受气候影响大,冬季蒸发效率低,产量存在季节性波动。

2. 固体钾矿浮选工艺:国际主流技术

该工艺以加拿大、俄罗斯的固体钾石盐矿为原料,适用于固体钾矿资源丰富的地区:
  • 工艺原理:将开采的钾矿破碎磨细至一定粒度(-200目占比70%以上),加水制成矿浆,加入浮选药剂(胺类捕收剂、起泡剂),在浮选机中搅拌充气,氯化钾颗粒附着在气泡上形成泡沫产品,与脉石(氯化钠、黏土等)分离。
  • 关键步骤:钾矿开采→破碎磨矿→矿浆制备→浮选分离→精矿脱水→干燥包装,得到氯化钾含量≥96%的产品。
  • 工艺特点:不受气候影响,产量稳定;但能耗较高(破碎磨矿环节),生产成本高于盐湖提钾。

3. 工业级氯化钾提纯工艺

农用级氯化钾经提纯得到工业级产品,主要采用重结晶法:
  • 工艺原理:将农用级氯化钾溶解于热水中,制成饱和溶液,加入除杂剂(如硫化钡去除硫酸根,氢氧化钾去除镁离子),过滤去除杂质沉淀,然后冷却结晶,析出高纯度氯化钾晶体。
  • 关键步骤:溶解→除杂→过滤→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得到纯度≥99%的工业级氯化钾。

七、企业采购、运输与使用注意事项

氯化钾作为大宗化学品,其采购、运输和使用需关注产品质量、储存稳定性及施用安全性,尤其农业应用需结合作物特性:

1. 采购环节:品质与需求匹配

  • 产品规格确认:农业采购需明确氯化钾含量(晶体钾≥60%,粉末钾≥57%)、水分(≤2%)、杂质含量(如氯化钠≤3%);工业采购需确认纯度(≥99%)、粒径(如20-80目)、重金属含量(Pb≤0.001%)等指标,要求提供产品检验报告。
  • 供应商资质核查:选择具备采矿许可证(资源型企业)、生产许可证的正规企业(如青海盐湖工业、藏格矿业、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进口产品需提供海关报关单和检疫证明,避免采购劣质或假冒产品。
  • 采购时机选择:农业采购建议在淡季(3-4月、9-10月)提前备货,避开用肥旺季(6-8月)价格上涨;工业采购可通过长期合同锁定价格,降低市场波动风险。

2. 运输环节:安全与储存保障

氯化钾不属于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相对简便,但需注意防潮和防污染:
  • 包装规范:采用内衬塑料袋的编织袋包装,每袋净重50kg或1000kg(吨袋),包装需牢固密封,印有产品名称、含量、生产厂家等信息;工业级产品可采用牛皮纸袋或纸板桶包装,防止杂质混入。
  • 运输方式:可采用汽车、火车、船舶等多种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需加盖防雨布,避免雨淋受潮结块;严禁与食品、饲料、种子混运,防止交叉污染;装卸时轻拿轻放,避免包装破损。
  • 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库房或料棚,地面需垫高防潮(用木托盘或水泥台),与墙壁保持30cm以上距离;堆垛高度不宜超过10层,防止底层包装受压破损;储存期不受限制,但需定期检查,发现结块及时破碎,避免影响使用。

3. 使用环节:操作规范与科学施用

  • 农业施用注意事项作物适用性:适用于大多数作物,但忌氯作物(烟草、葡萄、马铃薯、西瓜等)应慎用或禁用,避免氯离子积累影响品质,这类作物建议选用硫酸钾。
  • 施用方法:可作基肥、追肥,作基肥时深施入土(10-15cm),利于根系吸收;作追肥时可穴施、条施或撒施后浇水,避免地表撒施导致钾离子淋失;与氮肥、磷肥配合施用,遵循“氮磷钾配合,按需供给”原则,提高肥料利用率。
  • 用量控制: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确定用量,一般大田作物每亩用量10-25kg,经济作物每亩20-30kg,避免过量施用导致土壤盐渍化。
工业使用注意事项:用于化工生产时,需先将氯化钾粉碎或溶解,确保与其他原料充分混合;电解生产氢氧化钾时,需控制氯化钾溶液浓度(约25%)和电解温度(60-70℃),保证电解效率;食品添加剂使用需符合GB 2760标准,严格控制添加量。
安全防护:操作时佩戴防尘口罩和手套,避免吸入粉尘或皮肤直接接触;若不慎吸入粉尘,应迅速转移至新鲜空气处;若不慎进入眼睛,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食用级氯化钾需与工业级严格区分储存,防止误用。

八、总结

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核心钾肥,氯化钾以其高效、经济的钾元素供给能力,支撑着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品质提升。从盐湖卤水和固体钾矿的开采加工,到农业田间的科学施用,再到化工领域的深度延伸,氯化钾产业链展现出强大的资源属性和应用延展性。随着农业绿色化、精准化发展,氯化钾在增效肥料(如缓释氯化钾)、配方肥中的应用将持续拓展;同时,盐湖提钾技术的升级和资源综合利用(如副产镁盐、锂盐)将推动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迈进。对于企业和农户而言,精准把握市场动态、科学选择产品类型、规范施用方法,是充分发挥氯化钾价值的关键。未来,氯化钾将继续在“保障粮食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的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注意】需要采购的或者有该化学品想找客户出售的,请先联系客服或底部留言。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价

    添加评价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433-0800

    在线咨询:请点击表单留言咨询

    邮件:service@xchem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