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芯化和云官网,下单前请与客服或商务沟通确定!
商品分类
二甲苯 C8H10

二甲苯 C8H10

中文名:二甲苯
外文名:Xylenes
化学式:C8H10
分子量:106.165
熔 点:-34 ℃
沸 点:137 至 140 ℃
密 度:0.865 g/cm³(20°C)
闪 点:25 ℃
折射率:1.497
自燃点或引燃温度:463.8
溶解性能:与乙醇、乙醚、三氯甲烷等多种有机溶剂相混溶,不溶于水。
价格:6800-8800元/吨
概述:二甲苯,涂料溶剂领域的“多面手”
【注意】需要采购的或者有该化学品想找客户出售的,请先联系客服或底部留言。

价格¥6,800.00 ¥8,800.00
在化工溶剂体系中,二甲苯凭借其优异的溶解性、适中的挥发速率和良好的性价比,成为涂料、油墨、胶粘剂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溶剂。作为苯的同系物,二甲苯实际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工业级),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使其既能高效溶解树脂,又能兼顾涂层施工性能与成膜质量,尤其在环氧树脂漆、醇酸漆等主流涂料中发挥着核心作用。本文将从化学本质到产业应用,全方位解码二甲苯的核心价值与应用逻辑。

一、二甲苯基础化学属性解析

二甲苯的化学特性由其苯环上两个甲基的取代位置决定,三种异构体的结构差异赋予其整体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 化学式与分子式:三种异构体统一为C₈H₁₀,分子式明确,因甲基取代位置不同形成三种结构,但分子组成一致。
  • 分子量:三种异构体分子量相同,精确计算值为106.17,适中的分子质量使其兼具溶解性与挥发性平衡。
  • 结构式:邻二甲苯(o-二甲苯)为两个甲基位于苯环邻位(1,2-位),结构简式为o-CH₃C₆H₄CH₃;间二甲苯(m-二甲苯)为1,3-位取代,对二甲苯(p-二甲苯)为1,4-位取代。工业混合二甲苯中,间二甲苯占比最高(约45%-55%),对二甲苯次之(约20%-25%),邻二甲苯占15%-20%,另有少量乙苯(≤10%)。

二、中国近期二甲苯价格行情

二甲苯价格受原油成本、上游芳烃装置开工率、下游涂料及化工需求等因素联动影响,市场波动呈现周期性特征。根据2025年10月国内主流市场监测数据:
  • 工业级混合二甲苯:华东地区现货均价为6800-7200元/吨,环比9月上涨1.8%,主要因原油价格回升(布伦特原油站稳90美元/桶)及部分炼化装置检修导致供应收紧;华南地区报价略低,约6700-7000元/吨,受港口库存补充影响。
  • 异构级二甲苯:纯度≥99.5%的混合二甲苯(用于化工分离)报价为7300-7600元/吨,其中对二甲苯(PX)因下游聚酯需求支撑,单组分价格达8500-8800元/吨,邻二甲苯(OX)报价7800-8100元/吨。
  • 溶剂级二甲苯:涂料专用溶剂级二甲苯(馏程135-145℃)报价为7000-7300元/吨,因下游涂料企业进入传统旺季,采购需求小幅提升。
市场预测:短期受冬季能源供应紧张及涂料需求旺季影响,二甲苯价格或维持区间震荡上行;中长期随着国内炼化一体化装置持续投产,混合二甲苯供应将逐步宽松,价格中枢可能回落至6500-7000元/吨区间。

三、二甲苯的核心特性解析

1. 物理性质

二甲苯的物理性质与其异构体组成及纯度密切相关,对其溶剂应用和安全管控具有直接指导意义:
  • 外观形态:常温常压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与苯的气味相似但更温和。
  • 密度与黏度:20℃时液体密度为0.86-0.88g/cm³,比水轻(水=1g/cm³);黏度极低,20℃时运动黏度约为0.6-0.7mm²/s,流动性好。
  • 熔沸点特性:混合二甲苯的沸点范围为135-145℃,三种异构体沸点差异较小(邻二甲苯144.4℃,间二甲苯139.1℃,对二甲苯138.4℃);凝固点为-40℃至-25℃,冬季低温环境下不易凝固。
  • 溶解性:难溶于水,20℃时在水中溶解度仅为0.02g/L;是优良的有机溶剂,能与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等大多数有机化合物混溶,可高效溶解环氧树脂、醇酸树脂、聚氨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多种高分子聚合物。
  • 挥发性与蒸气压:挥发性适中,20℃时蒸气压为1.3-1.5kPa,挥发速率约为乙酸丁酯的1/3、甲苯的1/2,能保证涂料施工时“湿膜流平性”与“干燥速率”的平衡,避免涂层出现针孔或橘皮。
  • 闪点与燃点:闭口闪点为25-28℃,属于乙类易燃液体;燃点为463-525℃,燃烧时产生明亮火焰并伴有黑烟。

2. 化学性质

二甲苯的化学性质继承了苯的芳香烃特性,同时因甲基的供电子效应,表现出更强的反应活性:
  • 取代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反应生成二硝基二甲苯(炸药中间体),磺化反应生成二甲苯磺酸(表面活性剂原料);甲基上的氢原子在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卤代反应,生成苄基卤。
  • 氧化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氧化产物不同,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可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酐(增塑剂原料)和对苯二甲酸(聚酯原料),这是化工领域的重要应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燃烧热较高。
  • 稳定性:常温下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不易与强酸、强碱发生反应;但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铬酸)混合时,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氧化反应,需避免混合储存。
  • 毒性与刺激性: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长期接触可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对皮肤和黏膜有轻微刺激性,高浓度蒸气可引起头晕、恶心等症状。

四、二甲苯产业链上下游结构

二甲苯产业链以石油炼制和芳烃分离为核心,上游依赖原油加工,下游覆盖溶剂、化工、涂料等多个领域,产业关联度极高。

1. 上游产业:原料与生产设备

上游环节为二甲苯生产提供原料保障和工艺设备,原油成本占比达60%以上:
  • 核心原料:主要来源于石油炼制的石脑油馏分,经催化重整或乙烯裂解副产的裂解汽油中提取;少量来自煤化工路线(甲醇制芳烃MTA),但目前占比不足5%。石脑油的芳烃含量直接决定二甲苯的产率。
  • 配套设备:关键设备包括催化重整反应器、芳烃抽提装置、精馏塔(二甲苯精馏塔、异构化反应器)、吸附分离装置(用于对二甲苯提纯)等,其中吸附分离技术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单组分二甲苯的纯度。

2. 中游产业:生产与分离工艺

中游聚焦于混合二甲苯的制备及异构体分离,形成溶剂级和化工级两大产品方向:
  • 主流生产工艺:混合二甲苯主要通过“催化重整-芳烃抽提”工艺生产,石脑油经催化重整生成重整生成油,再通过溶剂萃取(如环丁砜萃取)分离出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混合物,最后经精馏得到混合二甲苯;若需单组分异构体,需进一步通过吸附分离(对二甲苯)或精馏(邻二甲苯)提纯。
  • 产品分级:分为溶剂级二甲苯(混合异构体,纯度≥98%,用于涂料、油墨)和化工级二甲苯(单组分或高纯度混合体,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酐等),其中溶剂级占比约40%,化工级占比约60%。

3. 下游产业:多领域应用市场

下游需求覆盖溶剂、化工、医药等领域,其中溶剂应用占比最高,具体分布:
  • 涂料溶剂:占比35%,是最大应用领域,用于环氧树脂漆、醇酸漆、聚氨酯漆、丙烯酸漆等,作为树脂溶解、调节黏度、改善施工性能的核心组分。
  • 化工中间体:占比30%,对二甲苯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聚酯原料),邻二甲苯用于生产邻苯二甲酸酐(增塑剂原料),间二甲苯用于生产间苯二甲酸(不饱和树脂原料)。
  • 油墨与胶粘剂:占比20%,用于印刷油墨(胶印油墨、凹印油墨)的溶剂和胶粘剂的稀释剂,提供良好的溶解性和干燥性能。
  • 其他应用:占比15%,包括医药中间体合成、农药制剂溶剂、金属脱脂剂、皮革鞣制助剂等。

五、二甲苯多元应用范围

二甲苯作为“万能溶剂”,其应用贯穿工业、生活及实验室领域,尤其在涂料溶剂中占据核心地位。

1. 工业领域:溶剂应用的主战场

在工业生产中,二甲苯的溶剂性能和性价比使其成为多个行业的首选溶剂:
  • 涂料工业:这是二甲苯最核心的应用领域,在环氧树脂漆中,二甲苯可高效溶解环氧树脂和固化剂,调节涂料黏度至施工范围(涂-4杯黏度15-30s),保证涂层流平性和附着力;在醇酸漆中,二甲苯与其他溶剂复配,控制干燥速率,避免涂层出现皱纹或针孔,常用于工业设备漆、木器漆、建筑涂料等。
  • 油墨工业:用于胶印油墨和凹印油墨的生产,溶解树脂(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颜料,形成均匀的油墨体系,赋予油墨良好的转移性和干燥性,适用于报纸、包装印刷等。
  • 胶粘剂工业:作为聚氨酯胶粘剂、环氧胶粘剂的稀释剂,降低胶粘剂黏度,便于涂覆,同时参与固化过程,提升胶接强度,用于木材、金属、塑料等材料的粘接。
  • 化工合成:高纯度对二甲苯氧化生成对苯二甲酸,是生产聚酯纤维(涤纶)和聚酯塑料的核心原料;邻二甲苯氧化生成邻苯二甲酸酐,用于生产增塑剂(如DOP)、不饱和树脂等。
  • 金属加工:作为金属脱脂剂,溶解金属表面的油污和油脂,用于机械零件、汽车零部件的预处理清洗,为后续涂装或加工做准备。

2. 生活领域:隐形的溶剂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二甲苯多作为原料或辅料间接应用,较少直接接触:
  • 家居装修:装修用的木器漆、墙面漆、胶粘剂中含有少量二甲苯(作为溶剂),但随着环保标准提升,水性涂料占比增加,二甲苯含量已大幅降低(国标要求≤150g/L),装修后通风一段时间即可挥发。
  • 日用品包装:印刷包装用的油墨中含有二甲苯,但在印刷干燥过程中大部分已挥发,最终残留量极低,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 农药制剂:部分农药(如乳油剂型)以二甲苯为溶剂,帮助有效成分溶解和分散,提高农药的稳定性和药效,但使用时需注意安全防护。

3. 实验室领域:分析与合成的基础溶剂

在实验室场景中,二甲苯是常用的有机溶剂和分析试剂:
  • 化学合成溶剂:作为反应溶剂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如Grignard反应、Friedel-Crafts反应等,因其溶解性好、沸点适中,便于反应控制和产物分离。
  • 样品前处理:在环境监测中用于萃取土壤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在食品检测中用于提取脂肪或脂溶性维生素,通过蒸馏或萃取分离目标物质。
  • 仪器分析试剂:作为气相色谱(G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的流动相或溶剂,用于样品的溶解和进样,其纯度要求较高(分析纯AR级)。
  • 显微实验:在生物切片制作中,用于组织脱水和透明处理,帮助石蜡渗透,便于切片和观察。

六、二甲苯主流生产工艺

目前全球二甲苯生产以石油路线为主,核心工艺为催化重整-芳烃抽提,单组分异构体分离则依赖吸附或精馏技术。

1. 催化重整-芳烃抽提工艺:混合二甲苯主要生产方法

该工艺是石油炼制过程中生产芳烃的核心技术,同时产出苯、甲苯、二甲苯:
  • 工艺原理:以石脑油(C₆-C₁₀烷烃)为原料,在铂-铼双金属催化剂作用下,于480-530℃、1.5-2.5MPa条件下发生脱氢、环化、异构化反应,将烷烃和环烷烃转化为芳烃混合物(重整生成油);然后采用溶剂萃取法(如环丁砜作为萃取剂)从重整生成油中分离出芳烃组分,最后通过精馏塔切割出C₈芳烃馏分,即混合二甲苯。
  • 关键步骤:原料预处理(脱盐、脱水、脱硫)→催化重整反应→重整生成油精馏→芳烃抽提→芳烃精馏→混合二甲苯产品。
  • 工艺特点:技术成熟,芳烃收率高(石脑油芳烃收率约30%-40%),产品质量稳定;但依赖石油资源,受原油价格波动影响大,同时副产大量氢气可回收利用。

2. 裂解汽油加氢-芳烃抽提工艺:乙烯联产工艺

该工艺是乙烯生产的联产技术,利用裂解副产物生产二甲苯,资源综合利用率高:
  • 工艺原理: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裂解汽油中含有30%-50%的芳烃(包括苯、甲苯、二甲苯)和大量不饱和烃,通过两段加氢工艺(一段低温加氢饱和二烯烃,二段高温加氢饱和单烯烃)得到加氢汽油;然后采用与催化重整相同的芳烃抽提和精馏工艺,分离出混合二甲苯。
  • 关键步骤:裂解汽油预处理→一段加氢→二段加氢→加氢汽油精馏→芳烃抽提→混合二甲苯产品。
  • 工艺特点:原料为乙烯副产物,成本较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但二甲苯产量受乙烯装置开工率影响,供应稳定性略逊于催化重整路线。

3. 异构体分离工艺:单组分二甲苯生产技术

混合二甲苯需通过分离得到高纯度单组分异构体,满足不同化工需求:
  • 对二甲苯分离:采用模拟移动床吸附分离法(SMB),以分子筛为吸附剂,选择性吸附对二甲苯,再用解吸剂(如对二乙苯)解吸,得到纯度≥99.9%的对二甲苯,这是目前最主流的分离技术。
  • 邻二甲苯分离:利用邻二甲苯与其他异构体的沸点差异(邻二甲苯沸点最高),通过精密精馏法分离,采用高效精馏塔(理论塔板数≥150块),可得到纯度≥99.5%的邻二甲苯。
  • 间二甲苯分离:因间二甲苯与其他异构体沸点差异小,分离难度大,通常采用异构化工艺将其转化为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或采用特殊萃取剂进行萃取精馏分离。

七、企业采购、运输与使用注意事项

二甲苯属于易燃、有毒危险化学品,其采购、运输和使用需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强化风险管控,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1. 采购环节:品质与合规把控

  • 产品规格确认:根据用途明确二甲苯类型,涂料溶剂选溶剂级混合二甲苯(馏程135-145℃,纯度≥98%,水分≤0.05%);化工合成选相应单组分异构体(如对二甲苯纯度≥99.9%);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检验报告(COA),重点核查馏程、纯度、水分、杂质含量等指标。
  • 供应商资质核查:选择具备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正规炼厂或贸易商(如中石化、中石油、恒力石化、浙江石化),避免采购小厂劣质产品(可能含硫、氮等杂质,影响涂料质量)。
  • 合同条款约定:明确价格结算方式(如挂钩原油或石脑油价格指数)、交货周期、运输方式、质量异议处理流程,尤其约定馏程或纯度不达标时的退换货条款。

2. 运输环节:安全管控核心要求

二甲苯属于《危险化学品名录》中的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运输需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 包装规范:采用专用钢制储罐或槽车运输,储罐需符合GB 18564《汽车运输液体危险货物常压容器(罐体)通用技术条件》,容器密封良好,配备呼吸阀和紧急切断阀;小批量运输采用200L铁桶包装,桶盖密封,每桶净重180kg,包装上标注“易燃液体”“有毒”警示标识及联合国编号(UN 1307)。
  • 运输方式: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物流公司,使用专用易燃液体运输车辆,严禁与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混运;运输过程中远离火源、热源(距明火不少于50米),避免阳光暴晒,夏季需采取喷淋降温措施。
  • 应急处理:若发生泄漏,立即疏散人员,设立警戒区,严禁火源;小量泄漏用砂土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容器;若发生火灾,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严禁用水直接扑救(二甲苯浮于水面,火势易扩散)。

3. 使用环节:操作规范与安全防护

  • 储存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的专用库房,温度不超过30℃,相对湿度≤80%;储罐区设置防火堤、泄漏检测报警装置和喷淋系统;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库房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配备干粉灭火器和消防沙;储存期通常为6个月,开封后尽快使用,避免水分混入。
  • 操作规范:在通风良好的车间操作,最好配备局部排风系统;操作人员需经培训持证上岗,配料时佩戴橡胶手套、防护眼镜和防毒口罩(选用A型滤毒盒);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和工具,避免产生静电;溶剂转移时控制流速(不超过3m/s),并采取静电接地措施。
  • 安全防护:工作场所设置洗眼器和喷淋装置,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皮肤接触二甲苯时,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眼睛接触时,翻开眼睑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吸入高浓度蒸气时,迅速转移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就医。
  • 环保要求:废弃二甲苯及清洗废液需收集至专用废液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严禁直接排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气体需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如活性炭吸附)达标后排放,符合VOCs排放标准。

八、总结

作为化工领域的“万能溶剂”,二甲苯在涂料、油墨、化工合成等领域的核心地位无可替代,其性能与成本的平衡使其成为性价比极高的基础化学品。从石油炼制的上游原料到下游多元化的应用场景,二甲苯产业链贯穿了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的关键环节,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收紧,低VOC涂料的推广对二甲苯的溶剂需求产生一定影响,但在化工合成领域(尤其是聚酯产业)的需求仍将稳步增长。对于企业而言,精准把握市场供需变化、严格落实安全环保管控、优化产业链布局,是实现二甲苯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未来,随着芳烃分离技术的升级和绿色生产理念的深入,二甲苯产业将向更高效、环保、高附加值的方向迈进。
【注意】需要采购的或者有该化学品想找客户出售的,请先联系客服或底部留言。

    评价

    目前还没有评价

    添加评价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433-0800

    在线咨询:请点击表单留言咨询

    邮件:service@xchem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