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芯化和云官网,下单前请与客服或商务沟通确定!
商品分类

绿氢冶金革命:中国科大突破赤泥高效提铁技术

赤泥是拜耳法生产氧化铝过程中产生的强碱性工业废料,因其富含氧化铁而呈红色。目前全球赤泥堆存量已超过40亿吨,且每年仍以约1.5亿吨的速度持续增加。这些废料大多被长期堆存于废料池或干燥堆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其强碱性还可能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据统计,全球赤泥的回收利用率仅为3%,这一数字凸显了赤泥资源化利用的紧迫性。

赤泥中氧化铁含量通常在30%-60%之间,使其成为铁矿石的潜在替代品。然而,传统赤泥提铁技术面临能耗高、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湿法冶金需要消耗大量酸碱试剂,超导磁选法对铁矿物粒度要求苛刻,而还原焙烧-磁选工艺则需在1200摄氏度以上高温下进行,这些因素都导致传统工艺经济性和环保性欠佳。

技术创新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敏锐教授团队与合肥国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常元钦高级工程师合作,创新性地开发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还原工艺。该技术以氢气作为还原剂,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型化学气相淀积设备产生高能氢等离子体,实现了赤泥中铁元素的高效提取。

这项技术的核心突破在于大幅降低了反应温度。传统工艺需要12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而新技术仅需900摄氏度即可实现铁的还原。温度的大幅降低不仅减少了能源消耗,还显著提高了设备寿命和工艺稳定性。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在低温条件下仍能保持极高的反应效率,在900摄氏度条件下,仅需数分钟即可完成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金属铁。

在铁提取效率方面,该技术表现卓越。实验数据显示,通过该工艺提取的铁产品铁品位高达71%,铁回收率达到88.1%,这两项指标均远超传统的湿法冶金、超导磁选以及还原焙烧-磁选等工艺。高品质的铁产品完全满足钢铁生产对原料的严格要求,为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环保与经济效益显著

该技术在环保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赤泥处理过程中,强碱性残渣的处理是一大难题,往往需要额外进行昂贵复杂的中和处理。而新工艺产生的赤泥残渣pH值降至接近中性,且有害元素浸出量极低,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环保特性的提升,不仅减少了后续处理成本,也为赤泥的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创造了条件。

在经济性方面,该技术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研究团队测算表明,该工艺处理1吨赤泥的成本仅为137美元,远低于传统工艺的成本水平。成本的降低主要源于反应温度的下降、反应时间的缩短以及辅助化学试剂用量的减少。未来如果采用可再生绿电驱动,还可进一步降低能耗成本,提升经济竞争力。

绿色钢铁转型的新路径

该技术最大的创新点在于其环境友好特性。氢等离子体还原铁氧化物的过程中,唯一的副产物是水,实现了近零碳排放。这与传统焦炭还原工艺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工艺每生产1吨铁约排放1.5-2吨二氧化碳。在全球积极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这一特性使该技术成为绿色钢铁转型的重要技术路径。

钢铁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约占全球能源系统排放量的7%。发展低碳炼铁技术对于实现全球气候目标至关重要。绿氢冶铁技术的出现,为钢铁行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脱碳路径。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持续下降和氢能产业的发展,绿氢的经济性将进一步提升,这将为绿氢冶铁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绿氢冶金革命:中国科大突破赤泥高效提铁技术

产业化应用前景

该技术已展现出巨大的产业化应用潜力。首先,其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的特性适合大规模连续生产;其次,工艺条件相对温和,对设备要求较低,便于现有工厂改造升级;再者,产出的铁品质稳定,可直接用于钢铁生产,无需复杂后续处理。

未来,研究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扩大试验规模,推进技术的工程化示范。同时,团队还将探索该技术在其它含铁废料处理领域的应用可能性,拓展技术适用范围。随着工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绿氢冶铁技术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工业化应用,为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发,不仅为赤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方案,也为整个冶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它代表了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工艺向低碳、环保、高效技术转型的重要里程碑,展现了科技创新在解决环境问题和推动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433-0800

在线咨询:请点击表单留言咨询

邮件:service@xchem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