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芯化和云官网,下单前请与客服或商务沟通确定!
商品分类

气价暴涨,谁在逼停化肥厂?

当天然气价格四年飙涨32%,而尿素价格却腰斩至1500元/吨,西南上百家气头化工企业为何陷入“生产即亏损”的死局?这波危机将如何冲击春耕化肥供应与化工产业链?

气价暴涨,谁在逼停化肥厂?

西南化工的生死寒冬:一边气价疯涨,一边肥价腰斩

这个冬天,西南的化肥厂比天气更冷。

“下个月再涨价,我们只能全面停产。”一位西南气头化肥企业负责人吐出苦水。当前天然气价格已飙到2.29元/立方米,下个月供暖季还要涨,但尿素市场价格却跌至1500元/吨的冰点——比四年前2900元/吨的价格直接腰斩!

价格倒挂的残酷算式
企业生产一吨尿素,光原料气+辅料动力成本就超过1500元。这意味着每卖一吨尿素,企业都在倒贴钱。西南百余家气头化企,正集体陷入“开工即亏损”的绝境。

化工链断裂危机
这些气头化企不仅是化肥生产者,更是西南工业体系的关键一环。它们将天然气转化为合成氨,进而生产尿素硝酸铵等基础化工产品。一旦大规模停产,将导致:

  • 春耕化肥供应紧张,威胁粮食安全
  • 下游三聚氰胺(建材原料)、己二酸(化纤单体)等产业断供
  • 工业二氧化碳副产品短缺,影响食品保鲜、干冰制造

健康隐忧浮现
若化肥厂为降成本违规使用劣质原料,可能导致尿素中缩二脲超标,烧伤农作物根系。更令人担忧的是,停产企业若疏于设备维护,残留的硫化氢(天然气中含硫杂质)泄漏风险将显著升高,威胁周边社区呼吸健康。

贸易格局暗变
国内尿素产能收缩之际,中东天然气制尿素正加速抢占市场。沙特凭借0.7元/立方米的低价气,尿素出口价仅1400元/吨,比西南企业成本还低100元。这种“低价气 vs 高价气”的较量,实质是能源定价机制的对决——我国能否建立化工用气专项价格,守住战略产业的生命线?

破局之道何在
企业呼吁国家优化天然气定价,但更深层的是转型突围:

  1. 开发车用尿素等高附加值衍生品
  2. 利用现有装置转产氢氰酸(农药中间体)
  3. 捕捉工艺中的二氧化碳用于生产碳酸二甲酯(新能源电池溶剂)

这个寒冬,西南化企正经历最严峻的生存考验。当春耕保供的战略价值遇上市场经济的残酷法则,这些“亏本保供”的企业,需要更多实质性的支持。毕竟,守护化肥红线,就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的饭碗。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433-0800

在线咨询:请点击表单留言咨询

邮件:service@xchem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