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芯化和云官网,下单前请与客服或商务沟通确定!
商品分类

关税风暴下的比利时出口骤降12% ,化工企业突围寻路中国市场!

关税风暴下的比利时出口骤降12% ,化工企业突围寻路中国市场!

2025 年 5 月至 7 月,比利时对美出口的 “断崖式下跌” 震惊欧洲:12.1% 的总降幅中,7 月单月跌幅更是飙至 13.9%,曾经 6 亿欧元的贸易顺差彻底转为 22 亿欧元逆差。这一切的导火索,正是美国对欧盟输美商品普遍加征的 15% 关税。作为深耕国际贸易与化工领域的观察者,今天就从产业逻辑到企业实战,拆解这场关税战的影响与破局之道。

要理解这场冲击的严重性,得先看清比利时对美贸易的 “命门”。美国长期占比利时出口总额的 6.3%,而化工和医药产品占对美出口的 60%,其中医药产品更是撑起半壁江山 ——2024 年比利时对美出口 270 亿欧元,医药产品占比超 50%。这种高度集中的结构,让 15% 关税变成了 “精准打击”:化工品出口下滑 30%,制药业下跌 20%,而这两大行业的下滑贡献了出口降幅的半壁江山。更棘手的是政策的不确定性,美欧虽达成关税协议,但豁免产品清单迟迟不落地,企业只能在观望中错失商机。

化工行业的阵痛最为剧烈,毕竟这是比利时出口的 “压舱石”。以比利时特种化学企业世索科为例,其主打产品塑料添加剂对美出口成本陡增 15%,原本每吨 8000 欧元的报价,加上关税后完全失去价格竞争力。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还借 337 调查加码限制 —— 比利时 Synesqo 公司联合美意企业发起的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调查,不仅针对中国企业,也间接压缩了比利时同类产品的美国市场空间。即便是跨国巨头也难逃影响,巴斯夫比利时工厂虽强调 “本地生产缓冲冲击”,但承认客户需求萎缩带来的间接损失已逐步显现。

制药业的处境更显被动。比利时每天出口 2.16 亿欧元生物制药产品,美国占比达 24%,远超其在比利时总出口中的份额。某布鲁塞尔疫苗企业负责人透露,其生产的 RSV 疫苗原材料依赖美国进口,如今出口美国的成品加征关税,进口原材料却因需求增加涨价 22.4%,陷入 “两头承压” 的困境。更揪心的是时间成本,企业本计划扩大美国市场产能,却因豁免清单未定,3000 万欧元的投资只能搁置。

关税风暴下的比利时出口骤降12% ,化工企业突围寻路中国市场!

这场关税风暴早已渗透到普通人的生活里。布鲁塞尔的巧克力店主皮埃尔最近愁眉不展,美国将比利时巧克力关税提高一倍多,加上西非可可豆涨价、欧元贬值,他对美出口的黑巧克力每盒利润缩水 4 欧元,得州货架上的售价从 25 美元涨到 32 美元,订单量跌了近三成。而根特市的汽车零部件工人马克更担心失业,乘用车对美出口大跌 45%,他所在的工厂已开始缩减夜班产能。

但危机中总有破局者,企业的应对策略正在重塑贸易格局。世索科的选择很有代表性,这家原索尔维集团拆分而来的企业,早就布局 “贴近客户生产” 战略,在华建成 6 座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今年对中国出口增长 8.9%,完美对冲了美国市场的损失。一些中小化工企业则走 “曲线救国” 路线,将对美出口的塑料粒子先运到墨西哥工厂,经简单加工后再销往美国,利用美墨贸易协定规避部分关税。

行业协会的行动也至关重要。比利时制药行业组织 pharma.be 一边与欧盟委员会协商,推动将疫苗纳入关税豁免清单,一边联合德国、法国同行开展游说,向美国国会提交 “关税致药价上涨” 的实证报告,强调比利时生产的抗癌药占美国进口量的 18%,加税最终会伤害美国患者。化工行业则聚焦技术突围,多家企业加大可降解塑料研发投入,将产品溢价从 10% 提升至 25%,用高附加值抵消关税成本。

更值得关注的是 “东方机遇”。比利时对中国出口的增长并非个例,其钻石加工企业将目光转向上海钻石交易所,科技公司与深圳企业合作开发新能源材料,连巧克力品牌也通过天猫国际打开中国市场,今年上半年对华出口的巧克力额增长 12%。这种市场多元化战略,正在成为欧洲企业应对贸易不确定性的 “标配”。

这场关税战给全球企业敲响了三重警钟。首先是供应链韧性的重要性,把 60% 的出口集中在单一市场,无异于 “把鸡蛋放一个篮子”,世索科的本地化布局证明,分散生产基地和市场才能抵御政策风险。其次要善用规则博弈,企业不能只被动等待,联合行业力量、依托多边机制争取有利条件,往往能事半功倍。最后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价值,当产品不可替代时,关税的影响会大幅减弱,这也是化工企业突围的根本路径。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警示也是机遇。警示在于要警惕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提前布局供应链多元化;机遇则藏在欧洲企业的转型中 —— 比利时化工企业需要中国市场,中国企业需要欧洲的高端技术,这种互补性正在催生更多合作可能。就像某浙江新能源企业与比利时材料公司达成的技术授权协议,既帮对方打开中国市场,也让中国企业获得了电池隔膜的核心工艺。

关税风暴下的比利时出口骤降12% ,化工企业突围寻路中国市场!

关税带来的阵痛或许还会持续,但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美国对比利时加征关税后,本国化工企业因原材料涨价成本上升,消费者要为巧克力、汽车支付更高价格,这种 “双输” 的结果终将倒逼政策调整。而比利时企业在冲击中学会的市场多元化、技术升级策略,更会成为其长期发展的宝贵财富。

在全球化遭遇波折的今天,没有企业能置身事外。但只要守住 “技术为王、市场多元、规则善用” 的底线,就能在关税风暴中站稳脚跟,甚至找到新的增长空间。毕竟,真正的竞争力从不是依赖低关税,而是不可替代的产品与灵活应变的能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21-6433-0800

在线咨询:请点击表单留言咨询

邮件:service@xchemi.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8:00,节假日休息

商务微信
商务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